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热点
【字体: 】 阅读次数:23096
机器人挤上高考“独木桥”为哪般
2017-06-19

  “除了围棋,我们还打算征服高考。”6月7日下午,“学霸君”旗下一款名为“Aidam”的智能教育机器人,被包装成为“高考版AlphaGo”,在北京与来自河北、吉林等省市的数名往届高考状元同台比拼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上演了一场“高考版人机大战”。

  有趣的是,另外一场机器人挑战高考数学的大战也几乎同时拉开帷幕:由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的准星“AI-MATHS”——一款以自动解题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也向2017高考数学发起了挑战。

  人们常常抱怨高考将莘莘学子变成了“高考机器”,而今“高考机器人”却提前来了,着实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机器人来参加高考,到底为哪般?

  机器人为何要参加高考?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

  细细比较这两款高考机器人可以发现,虽然看上去都是企业行为,但二者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学霸君“Aidam”来自民间,准星“AI-MATHS”却是如假包换的国家“863”计划类人智能重大专项下面的子课题。

  讯飞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介绍说,科技部2014年启动的“863”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由科大讯飞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该项目重点攻关海量知识获取与深度学习、内容理解与推理、问题分析与求解等类脑计算关键技术,并期望通过“高考机器人”的形式实现这些技术突破。

  也就是说,汇集国内顶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让AI机器人“参加高考”并考上清华北大中科大,是国家在智能科技领域的重大布局。

  “机器人参加高考,是检验人工智能技术高阶——认知智能的重要标准。”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扩展和延伸,所以拿AI去参加(高考)测试,也就是去检验机器人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智能水平。

  通常而言,测试机器所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以能否通过“图灵测试”为准绳。然而,讯飞研究院院长胡国平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和数据量的猛增,现在已经不能完全靠图灵测试来衡量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了,于是大家把目光瞄向了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手段。

  “我们觉得高考是一种很好的、可以作为衡量人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相关智力水平的测试工具,这也是把高考作为‘863’计划项目主要目标的原因。”吴晓如说。

  目前的高考机器人已显示出一定的类人智能水平。据王士进介绍,在该项目支持下的准星“AI-MATHS”如今不但能根据事先学习的内容解答从未见过的题目,而且能自动给出每道题目的人工可懂的解答步骤,“跟拍照搜答案的解题方式完全不一样。”

  高考机器人处于何种水平? 还有很多硬骨头

  两款“高考机器人”为何都将矛头对准高考数学?其中玄机一点即破:对机器人而言,数学题相对简单。

  “在所有的学科里面,数学是相对容易的一个学科。”胡国平介绍说,在“863”计划类人智能项目下,同时攻关的有语文、数学、地理和历史这四门学科,而“数学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数学更多的是依据符号逻辑”。

  胡国平分析,具体来讲,一方面机器相对比较容易完成数学题目的语言理解,其次几十年前就比较完备的定理、自动证明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身,也可以在高考机器人中发挥作用。因此“目前数学方面的进展还算不错”。

  “就数学而言,最大的难点还是在应用题上,因为会涉及一些常识理解,这方面还有较大的短板。”胡国平说。

  这也是学霸君Aidam选择高考数学作为挑战项目的原因之一。“数学挑战有深有浅,是一个比较好的测试AI的样本。”学霸君首席科学家陈锐锋表示。

  Aidam在文科数学全国卷与六名往届状元的同台PK中,以极短时间内获得134分的成绩稍逊于6名状元135分的平均分,显示了强大竞争力。

  打造“高考机器人”不只是中国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主意,其他在AI领域积极布局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也对考试机器人跃跃欲试。美国华盛顿大学图灵中心的考试机器人正努力尝试通过美国高中生物考试;而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自2010年就启动了“东大机器人项目”,其目标是2020年考上日本第一高等学府——东京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5年日本“Todai”考试机器人在日本高考中取得511分的成绩——该成绩可被80%的日本大学录取——其研究者却放弃了该机器人考上东京大学的目标。外界猜测其原因一方面是该项目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则直指“Todai”考试机器人虽然可轻松应对选择题居多的日本高考,却难以通过东京大学的自主命题。

  对比而言,中国高考的难度丝毫不亚于东京大学自主命题。对此胡国平表示,“863”计划项目下的“高考机器人”目标清晰,就是完成中国高考这个真正有难度的任务。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成功)中国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特别在内容智能领域持续领先的可能性会更大。”胡国平说。

  王士进表示,经过30多个单位3年多的努力,中国高考机器人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就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最新攻关进展来看,在自然语言题意的理解和知识的学习、推理等方面,“还有很多的硬骨头需要啃”。

  突破高考机器人技术何用?

  提高教学效率解放学生

  一些人借“高考机器人”杜撰中小学教育“尽是培养高考机器”、捏造宣传“读书无用论”甚至趁机无端攻讦高考制度,事实上正相反,“高考机器人”的出现,或许正是实现考试改革、提升教育公平性的开端。

  “作为人工智能的成果,实现了高考的目标,意味着相关技术和算法的突破,而利用相关技术成果可以在教育全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王士进举例说,比如借助相关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帮助自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能够通过对学生过程化、细粒度数据的精准分析和推荐,给出个性化指导等,“能够极大程度降低老师的工作强度,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在答复记者提问时透露,科大讯飞的教育系统已经在全国1万多所学校部署,系统收集到的学生过程化的学习数据,将有助于精准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套系统,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可减少30%。

  此外,人工智能系统在帮助老师备课、准备作业或演示课件、批阅作业试卷等过程中也产生大量有用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画像,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自身的潜力。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辅导老师”,还可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其实质在于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后可以把学生的时间解放出来,让学生去拓展更多活动。”吴晓如说,其实“新高考”本身也希望学生在学业之外,有更多其他能力的展现。

  而关于教育公平,吴晓如表示,AI一些优秀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用IT的方式梳理和模型化,而这一模型化的东西恰恰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输出到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使得这些区域在师资没有大幅提升的基础上,也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本身技术是可以促进教学教育公平的,但是怎么去促进还需要配套的一些相关的政策辅导。”吴晓如表示。


作者: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