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字体: 】 阅读次数:9574
探讨绿色产融创新机遇
T20南京-欧洲绿色技术投资峰会暨中国绿色产融(海智)创新论坛在宁举办
2020-06-27

6月24日,由江苏省科协与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0南京创新周分会场活动——T20南京-欧洲绿色技术投资峰会暨中国绿色产融(海智)创新论坛”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等出席会议。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直播+录播、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行。峰会现场,省科协国际部、省学会服务中心、各设区市海智(离岸)基地、江北新区财政局、科创局、研创园、中央商务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及国内外知名绿色技术项目负责人等百余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欧洲绿色技术投资机遇及我国绿色产融创新机遇。

1.jpg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通过云视频方式代表中国科协海智办致辞。他表示,江苏省的海智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省科协在全国科协系统率先启动开展省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工作,海智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海智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领跑。他进一步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2020年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地方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海外科技社团集聚各类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的优势,积极推进开放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服务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一套政产学研协同、产融紧密结合的技术转化和落地的模式,扶持和帮助绿色技术、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他希望,江北新区离岸基地要围绕江北新区“基因之城”“芯片之城”“新金融中心”的两城一中心战略,发挥国家级新区、国家级自贸片区的政策优势,以国家级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获批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策源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jpg.png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通过云视频方式致辞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在致辞中表示,江北新区成立五年来,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追求,通过深化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合作,引进了哈佛、剑桥、牛津等全球名校创新资源,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指数快速攀升,GDP和财政收入均实现翻倍增长。未来,新区还将在数字货币、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持续探索,加快国际金融产业地标建设,积极探索“121”创新社区模式,打造富有融合性、复合性、宜居性的未来之城,将新区建设成为全省全市创新发展策源地。

本次峰会在欧洲多国设立了分会场,分驻欧洲多国的国际组织、海外机构从比利时、法国、德国和芬兰等国家发来祝贺视频。

3.jp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基兰·朱德·费尔南德斯线上致辞

4.jpg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执委奥古斯特·凯德线上致辞

峰会现场,孙春雷、罗群、 陈潺嵋与瑞典投资署大中华区总监朱彬、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同上台,共同启动了“科创江苏——科甄中研在线”上线仪式。“科甄中研在线”由省科协指导,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上海科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旨在打造全球技术经纪与产业投资云平台,服务江苏企业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科技经济融合。

5.jpg

“科创江苏——科甄中研在线”上线仪式

6.jpg

江北新区与毅达资本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会上,南京江北新区科创局与中国科协-FCPAE欧洲(比利时)海智创新创业基地、中欧生命科学联盟、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比利时),远程线上云签订“江北新区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南京江北新区布鲁塞尔创新中心、南京江北新区纳沙泰尔创新中心和中欧绿色创新平台。                

7.jpg

“江北新区国际创新中心”合作协议远程云签约

此外,峰会现场还举行了“南京江北新区绿色美元基金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产融项目签约仪式,金融系统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绿色发展联合体成立仪式,发布《金融系统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绿色发展倡议》。峰会围绕江北新区成立五周年主题,以绿色技术为切入点,集聚甄选了欧洲30多个绿色技术项目参加投资交流,其中6项前沿绿色技术现场路演,Encode Health、OaCP、Predicare等项目意向签约落地南京。

8.jpg

 国际绿色技术投资与项目路演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不仅是技术和投资的盛会,更是绿色发展的盛会,在南京创新周期间举办本次海内海外同步会议,为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搭建技术和投资桥梁,对于推动与欧盟及英国的绿色技术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与跨境技术转移,意义深远。 

作者:杨红梅 嵇刊/文 刘成贺/图
责任编辑: 沈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