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别关注
【字体: 】 阅读次数:6110
【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发挥地域资源优势 创新打造 “鼓楼模式” ​
——南京鼓楼区科协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纪实
2020-08-05

南京市鼓楼区位于古韵南京的中心地带,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航运物流中心。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科创两翼齐飞的讲话精神,过去五年,鼓楼区科协在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中频频发力,凝聚优势资源,夯实创新之基,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全民科学质行动计划纲要》“ 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集体,2018 、2019 年度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江苏省科普基层能力提升计划先进单位,2019年南京市科普工作考核第一名, 鼓楼区2019年度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功单位等荣誉 ,公民科学素养人群比例达18.8% ,居全省区县前列。

南京市鼓楼区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jpg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用领跑思维创造“鼓楼模式”

在科普示范区建设之初,鼓楼区就确定了“领跑”思维,要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要做成一套可操作可学习的“鼓楼模式”。在这样的初心下,鼓楼区科协强化顶层设计,紧抓谋篇布局, 为示范区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鼓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对全区科技工作者进行统筹,鼓励科技工作者争当创新驱动发展的“领跑者”,勇当服务经济发展的“开拓者”,履行新使命,展现新担当,在鼓楼这片热土上创出成果,创出成就。

为了形成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鼓楼区率先开启了共建模式,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加强与卫生、教育、农业、科技等成员单位沟通合作,建立共商共建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协调领导制度。目前,鼓楼区科协将“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两项指标纳入创建“星级文明和谐社区”指标中,不断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壮大科普队伍,加大经费投入,在全区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鼓楼区紧抓“首善之区,幸福鼓楼”的定位,为居民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科普氛围。为了做好这项举措,鼓楼区逐年增加科普专项经费投入,科普经费从 2016 年的 565 万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787 万元。另外,鼓楼区科协每年对科普活动信息报送优秀社区和优秀科普志愿者给予资助和奖励;基层科普场馆、设施建设已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科普专项经费明显高于同等条件地区平均水平。

南京市鼓楼区“科普学堂”报告会.jpg

南京市鼓楼区2019年全国科普日开幕式.jpg


汇聚人才,全面覆盖

用超强动力开启“鼓楼行动”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鼓楼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20 所高校、120余所科研院所坐落在这里,42 名两院院士和 10 余万名专业科技人员在这里生活。目前,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37个,创建江苏省科学特色学校8所、STEM 学校 8 所、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 2 所。科教资源,人才优势,让这里的“鼓楼行动”拥有了超强动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学防疫的科普宣传工作正是对“鼓楼行动”的一次严峻考验。鼓楼区科协积极发挥科普宣传工作职能,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贴近百姓健康生活的线上、线下疫情防控科普宣传。通过线下在各防控点发放防疫科普手册、张贴挂图;线上利用微信、科普大屏宣传播放科学防控知识,打造了“科学战疫”“云游科普”等5个线上科普小屋。另外,还安排一批科协干部、科普志愿者等专业人士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加大疫情防控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控意识和科学素养,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为了不断挖掘全区优质资源中蕴含的巨大科普能量,创造一种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地科普模式,力争让全区科普工作显实效、见长效。鼓楼区科协团结各方力量,制定《科普志愿者V积分办法》,动员驻区单位专家、教授、各街道科协专(兼) 职干部、离退休科教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等成为科普志愿者;每年广泛开展科普周、科普日、防灾减灾日等 20 多项主题活动,线上、线下惠及公民近20万人次;依托社区科普大学每年申报200余项科普项目,60多项活动立项;5年来鼓楼区网络科普知识竞赛网上参与群众达10万多人次。  

为了用好优质科普平台,鼓楼区科协积极推动“百千万行动”,推进社区、学校与“科普中国”精准对接,全区科普中国 e 站覆盖率达100%。2017年,鼓楼区被评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优秀典型案例”。

”亮眼行动“活动现场.jpg


关注基层,聚焦民生

用优势资源打造“鼓楼品牌”

科技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发展,科普工作也要始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只有让科学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在鼓楼,一系列结合地理优势和人才资源的特色科技活动,形成了独到的“鼓楼品牌”。鼓楼区创新院士及专家团队服务方式,连续开展走访院士、院士鼓楼行、院士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同时,推进院士文化建设,宣传院士事迹,弘扬院士精神,生活在鼓楼的42位院士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成为鼓楼区科普志愿者队伍中的“大咖”群体。有了众多科技大咖的智慧加持,鼓楼区的“科普讲师团”也在不断壮大。讲师团采用“菜单”式的课程设置模式,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队,举办“科普讲堂”。近年来,讲师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普报告会已经走出鼓楼,走进《万家灯火》电视专题栏目,惠及更多人群。

2019 年,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关于防范青少年“小眼镜”的号召, 鼓楼区也创新开展了“亮眼行动”,从2019年6月中旬开始,鼓楼科协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各领域专家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家庭等地,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展板宣传、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向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进一步普及科学用眼的重要性。“亮眼行动” 荣获“2019 年典赞科技江苏十大科学传播活动”,鼓楼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等奖项。

鼓楼区科普场馆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各街道科普文化也呈现个性化、特色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微科普馆正是鼓楼区科普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独特创新思路。在鼓楼区,每隔600 米就有一个科普馆,从生命安全、国防科技、气象天体到高新计算机,真正做到科普场馆玲琅满目。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社区、学校、企业微科普场馆 16 个,一座座场馆既浓缩着城市的记忆,也绽放着城市的创新魅力。

此外,全国基层科协“三长” 正深耕于此,危难之际彰显担当有为。区科协副主席郭宏兴捐助、复产两手抓,科协常委王卫带领企业与疫情赛跑,科协常委卢建瑛全程战斗在防控一线等等,他们的抗疫故事还被中科协等予以报道。目前,鼓楼区科协拥有35名“三长一家”人员,他们履职尽责,用专业所长服务居民,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形成合力,推动了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制度化、品牌化、信息化和常态化发展,增强了基层组织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营造了崇尚科学理性的社会环境。




作者:赵梦祺 赵晓丛
责任编辑: 方慧玲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