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调研宣传 >> 科技英才
【字体: 】 阅读次数:4951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 让混凝土重大工程坚如磐石
2021-04-22


 

让混凝土工程如磐石之固、柱石之坚,保证重大基础设施使用期达100年以上,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的毕生追求。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带着流动的“勘察队”奔波于大江南北,研究混凝土工程的“癌症”——碱集料反应。因在该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获得了由国际水泥化学大会颁发的“国际水泥与混凝土领域杰出贡献奖”。

 

医治混凝土工程的“癌症”

有人问过我们,一个反应研究了几十年,国际会议也开了十次,什么反应这么复杂。唐明述所说的“反应”,就是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碱集料反应”。

水泥学界,碱集料反应”被称为混凝土工程的“癌症”。是指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膨胀物质(或吸水膨胀物质),而引起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碱集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的破坏,修补和重建费用相当昂贵。到底有多贵呢?早在1981年,南非拆换碱集料反应损坏的工程就耗资2700多万英镑。

唐明述很早就体会到碱集料反应研究对国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1959年开始将其确定作为自己主攻的研究方向。最初,国际上此项研究主要采用美国的研究方法,但唐明述并没有迷信当时的国际学术权威Powershot的“竞争反应理论”,而是创立属于中国学者的“碱度平衡假说”,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他发明的“压蒸快速法”(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被国际同行称为“中国法”,不仅为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所验证和推崇,被法国列为国家标准和我国工程建设部的标准,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瑞士海底隧道等国际重大工程中,对工程防止碱集料反应破坏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团队就是一支流动的勘察队”为了研究“碱集料反应”的机理,唐明述和团队付出的不仅仅是实验室研究的几十年时间,还有奔波世界各地取样的辛劳。他们总是与我国重大工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机场、大桥、铁路、水电站、核电站、码头以及大型水泥企业等工程,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工科的研究更应面向生产实际。中国之大,建设之快,更为我们面向生产实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唐明述说。

数十年孜孜以求、攻坚克难,唐明述终于总结出预防、发现、消除“碱集料反应”的一整套理论,成为我国和国际上“碱集料反应”研究的著名专家。科研团队收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0多个重要奖项。1995年3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耄耋之年关注软科学研究

中国必须重视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以免使子孙后代背上巨额维修费用的沉重包袱。针对国外许多国家混凝土工程维修费用巨大的现状,唐明述如此呼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言,建筑行业混凝土提高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是极其重要耐久性重视不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有一些混凝土工程因施工不良、设计不当和化学腐蚀、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冻融破坏等因素,在不到十年内产生严重损坏,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

进入21世纪后,唐明述越发关注仍未得到解决的一系列软科学问题,对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混凝土耐久性与安全性以及解决“水泥工业投资过热”的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1998年我国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此之前,长江、松花江等有些地方已经修建了堤坝,但有些堤坝早已出现裂缝,这对防洪没有太大的帮助。唐明述认识到,要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永久性的防洪堤坝,将是一项如万里长城一般的浩大工程。江堤除少数标准堤外,绝大部分都是泥土堤,因此修筑永久性堤坝的选材问题十分关键。唐明述带着团队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利用工业废渣修筑江河湖海的万里长城的建议。

他根据中国的国情,基于科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工业废渣、矿渣、煤灰粉、硅粉,代替熟料生产水泥,不仅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耐久性。他系统研究了钢渣中RO(镁铁固溶体)相的安定性,为钢渣用作建筑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明述还特别指出,不能错误地将混凝土的强度高当成混凝土的耐久性好,而这恰恰是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行业内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把水泥工业转变为“绿色胶凝材料工业”,提醒道:利用工业废料的同时,要注意正面效应,还要看到负面效应,如何将负面效应减到最低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连续15年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每年新生开学,南京工业大学都要邀请德高望重的教师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唐明述当选院士后,连续15年,以深厚的国学积淀和心系后生的拳拳之心,结合社会和校园当下进行思考,亲自撰写成文,坚持不懈为新生上好“第一课”。

我们有没有信心成为国内有影响、国际有竞争力的人才?我们有没有努力做到于学无所遗,于无所假?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到拒绝平庸,追求卓越?2011年9月8日,在大学新生第一课上,唐明述学生抛出了三个问题,发人深思。

十年来,唐明述共培养了18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努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团队。意识到最新科技成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己外文优势,翻译英、德、俄、法、日等五国大量的外文资料和经典原著,带进课堂、科研和生产中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要求他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行他认为,作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绝不要给学生“完整”、“到顶”的概念,着重启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唐老师我一辈子都能记住,就是许仲梓啊,要努力啊!就是春节,上午杀鸡,下午还要看书”他的学生许仲梓,三十年来跟随着老师,走过无数座桥梁矿山,研究过无数大坝码头、道路机场,见了数不清的人,开了记不的会,终于为共和国重大工程的长寿命,对子孙后代负责任,作出贡献。

如今,91岁高龄的唐明述院士依然关心后学,在今年南工大“先进材料创新训练与科研实践”暑期学校开幕式上,他还通过视频连线谆谆教导研究生们,要夯实基础,学会做人,爱国爱党,为材料科学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终身奋斗。

 

【个人简介】

唐明述,1929331日生于四川安岳县,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当年一等奖空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唐明述在水泥混凝土,包括碱集料反应、钢渣的微观结构、氧化镁延迟性膨胀混凝土等均取得重要发现。他创建的“压蒸快速法”, 被誉为“中国法”。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定为国家标准(AFNOR P18-588)曾用于世界上最长隧道——瑞士的Gotthard隧道(长57km),作为全程(1996-2013年)控制集料碱活性的手段。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工作不仅在工程中应用,还特别重视从实践中提炼出必须深入研究的科学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取得一定成就。

 


 

 


作者:蔡姝雯
责任编辑: 调宣部管理员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