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字体: 】 阅读次数:6491
聚科协系统合力 集创新人才智慧 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省科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2-02-16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省科协第十届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1年,全省科协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属性。加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率先垂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每次党组会第一议题。组织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3场次,其中交流研讨7场次,及时传达并贯彻中央省委重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党组领导分工抓落实,推动巡视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开展“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览,2万余名观众现场参观展览,线上浏览量超12万人次。制作“奋斗者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展出。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起《学党史 办实事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倡议书。举办两期青年科技人才党史教育培训班。举办江苏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暨演讲大赛、“科协青年说”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活动。《科学大众》杂志“说句心声给党听”栏目入选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讲党史”100个重点选题。深入实施“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南京市科协开展“共学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4场次。服务引领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全省举办线上活动225场、线下活动1800多场,超700万人次参与。召开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相关建议得到多位省领导批示。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多名人选进入第二轮。组织参加中国科协“十大”,4人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组织院士专家疗养活动3批次,得到院士专家一致好评。在重大节日前后走访慰问著名科学家、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海智专家、基层“四长”代表等。南通市科协参与主办“金秋圆梦 爱在通城”青年科技工作者专场联谊交友活动,为青年科技人才联姻牵线搭桥。宣传举荐科技人才。评选2021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荐的赵淳生院士获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我省首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吴政隆批示肯定。开展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2项提名进入综合评审公示环节,成功推荐1名同志被表彰为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先进个人”。注重服务基层,优化实施“托举工程”,遴选资助100名青年科技人才。组织“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旋翼人生》赴镇江公演,现场1000余人、线上近7万人观看演出。依托科学家故居等载体,试点建设4家“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二、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科协事业发展动力。谋划科协事业创新发展。成功召开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省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向全省科技界发出了“勇当江苏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的号召,选举产生新一届省科协领导机构,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制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意见》,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热潮。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深化工作调研,编制并印发省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成功争取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列入2021年省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推动各设区市先行自查,认真组织现场督查,协调省委督查室、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省纲要办成员单位等参与,推动督查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95个县(市、区)科协100%出台深改方案,新增7家实现独立建制、11家设立党组、11家科协负责人参加同级人大政协常委会。其中南京市科协在市委支持下,11个区科协全部独立建制并设立党组。持续跟踪督查问题整改,定期向省委报送《关于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专项督查的报告》,并抄送各设区市委,推动科协改革走深走实。改革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持续强化学会“两化”建设,目前省级学会共有职业化工作人员318人,其中42人担任学会秘书长。优化学会综合能力评价,将指标层级从三级压缩到二级。开展学会创新发展课题研讨,探索学会改革新路径。加强学会监督管理,指导批准省生物物理学会等6家新学会筹建,新吸纳省海洋学会等3家学会为省科协团体会员,撤销团体会员资格 1 个。研究制定高校科协综合能力评价办法,持续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全省企业科协突破5000家,位居全国第一。

三、汇聚创新要素,彰显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实施“科创江苏”行动。持续深化省会合作,推动与中国电子学会等9个国家级学会续签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宇航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出台“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对3大类69个项目立项并顺利完成结项评估。在泰州海陵区、无锡江阴市开展“科创江苏”试点县区建设。无锡作为“科创中国”第一批试点城市,积极作为,引进国家级学会创建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院等5个创新载体。徐州、常州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徐州市科协在“科创中国”平台发布首批“揭榜挂帅”10个项目,已有4个项目成功揭榜。常州市科协推动发布首期规模100亿元的“常州龙城科创发展基金”、60亿元的“常州天使引导基金”。镇江市科协举办“市会”合作助推G312产业创新走廊人才建设大会,与8家省级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援助新疆、西藏、青海海南州科协项目建设,组织院士专家开展“江苏院士专家宁夏行”,达成合作意向14项。苏州市科协获得由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汇聚海外创新资源。成立“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联合地方政府主办2021绿色技术与投资(南京)国际峰会、苏州科学家国际峰会、第五届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海外团体合作举办中欧新冠疫苗及免疫保护研讨会、“碳达峰、碳中和”国际高端科普报告会等活动,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与合作。联合主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推动两岸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加强省级离岸基地试点建设,累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团队172个,推动418个海外项目在省内孵化。新建10家省级离岸基地,新聘10位海智特聘专家。举办第七届苏台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苏台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论坛等,服务两岸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凝聚专家智慧服务科学决策。举办2021江苏科技论坛,集聚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顶级科技人才,围绕“绿色转型 率先达峰”主题建言献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爱军全程听取报告,会后汇总形成的科技工作者建议获省委书记吴政隆肯定批示。结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项资助“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补偿方案研究”等50个软课题。首次立项资助15个省科协“十大”代表调研课题项目,推动代表履职尽责。选聘170位科技智库专家,认定10家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围绕科技创新热点、民生发展难点、疫情防控重点等问题设置选题,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讨,上报《江苏省科技工作者建议》《江苏省科技智库专报》23篇,获得省领导批示26篇次。两篇建议分别被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和《调研动态》刊用。助推科技创新创业。组织开展“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002个项目入围6个领域的决赛,其中18个项目与地方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协议。与省供销合作总社签订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与省工商联签署建立科技联络员制度合作协议,有效增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能力。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会同国家级、省级学会和相关产学研机构持续打造19个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着力攻克“高线速度轻量化齿轮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等33个企业“卡脖子”技术,推动“污泥热泵干燥装备及系统产业化”等56个成果转移转化,协助企业培训人才超2万人次。泰州市科协搭建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平台,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建设科普江苏,提升科学文化软实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召开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回顾总结“十三五”重点工作,部署安排“十四五”重点任务。推动省政府发布实施《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通过召开宣讲报告会、在主流媒体进行专题解读等形式,推动全面贯彻落实。持续开展2021—2022年度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超过65万人、428.7万人次参与网络答题。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江苏赛区活动,216.8万人次参赛。举办第三十三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140多万青少年参加。4个集体、6名个人获得全国“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科普服务产品供给。发挥科普周、科普日等品牌活动作用,带动全省各地开展7000多项各类科普活动。首次实施科普创作出版扶持计划,遴选25个科普(科幻)创作选题进行出版资助;编撰并出版科普图书4本。首次举办省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大赛、碳达峰碳中和科普知识竞赛、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和科普摄影大赛。做优“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总量达8.09TB,其中自主研发2.99TB。组织第十二届省优秀科普作品和第七届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评选获奖作品180件和849件。盐城市科协牵头成立黄海湿地科普共同体,全面宣传湿地生态系统知识。宿迁市科协打造“宿豫科普”官方抖音账号,吸粉131.6万。健全科技志愿服务体系。扩容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全省注册科技志愿者12.9万多人,组织数2400多个,平台发布活动数7000多项,创建品牌项目数347个,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科协院士专家科普乡村行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骨干线上线下培训3次,共计3000余人参加。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推选1个项目参加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的首届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展评交流活动,集中宣传46个先进典型。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省自然科学技术馆作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列入“十四五”规划,并开展项目选址和建设预研工作。推荐南京市江宁区等3个区县获批命名2021—2025 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南京市鼓楼区等16个区县为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争取中央财政年度补助资金2826万元,支持科协系统13家科技馆免费开放。资助推动15家专业科普场馆扩大开放。成功争取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项目,在扬州地区实施3年期的区域换展。扩容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新增“党领导下的科学家精神”等主题展览,累计总浏览量101万次。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5家,新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11家。印发《江苏省科普大篷车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规范使用科普大篷车,放大使用效果。开展应急科普宣传。订购科学抗疫挂图1万余套、折页2000余套分发南京、扬州等地,更新“科普中国”防疫科普视频,在各地科普媒介上滚动播放。组织384人次科技志愿者分赴各检测点、卡口点,开展抗疫志愿服务。累计向社区、医院等抗疫一线单位捐赠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百余万元。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辐射苏州、镇江、南京、扬州等地。

五、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印发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和白皮书,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出台《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清单》。加强党支部建设考核,制定《省科协机关党委、省科技社团党委党支部分类达标定级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2021年省科协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动151家省级学会在理事会层面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学会秘书处建立62个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入库党员292名,覆盖71个学会。建设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创新科协代表服务方式,以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为依托,创建南通市科协、省力学会等10家“科协代表之家”;优化代表服务平台功能,打造线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两期省科协“十大”代表专题培训,100余名代表参训,代表履职意识和尽责能力有效提升。高效完成办公用房装修改造工作,建成数据中心,推进数字档案建设。强化网络安全,荣获全省“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优秀单位”。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县级科协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基层科协“四服务”能力。将吸纳“四长”进入科协组织正式写入科协章程,目前全省登记在册“四长”1.08万人,县区街镇科协组织总体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科协基层组织建设‘4+1’试点工作”成功入选省委改革办等部门联合策划的融媒体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加强农技协组织建设,市级、县级农技协联合会覆盖率分别达76.9%、50%。淮安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科建工作,把更多科技资源融入“两个中心”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两期领导干部培训班,选派10人参加省委组织部主体班等培训学习,组织开展法规、意识形态、保密安全、疫情防控等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加强干部轮岗锻炼,选派2名干部到科技镇长团挂职锻炼、1名干部担任省派驻村第一书记,选派机关3名同志到事业单位一线任职。持续优化干部队伍配备,统筹用好职务职级资源,向省委组织部推荐晋升2名二级巡视员,选拔任用1名80后直属事业单位正处职干部,晋升8名一到四级调研员。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开展平时考核工作,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科协系统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2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四服务”职责,团结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当江苏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科技人才服务为根本,着力提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八个坚持”,奋力助推新时代江苏人才强省建设。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全体党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好机关党委和科技社团党委达标定级考核工作。狠抓作风建设,强化日常监督。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进“青年学堂”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水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施“科学家精神传播计划”,深入基层、特别是大中小学开展宣讲,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稳步推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继续支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旋翼人生》在全省巡演,拓展覆盖面,扩大影响力。持续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积极推动采集资料的活化利用,注重时代化表达、数字化呈现。继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工作,推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加大科技人才服务力度。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政治引领培训,强化爱国奋斗精神,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根基。分期分批邀请院士专家参加休养活动。进一步做优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组织第18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评选表彰工作,大力宣传人才强省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科技人才。做好中国科协及其他省部级科技奖项候选人推选提名工作。认真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

二、以“科创江苏”建设为动力,着力提升创新驱动战略支撑能力。继续深化省会合作。协调推动省政府与中国科协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深化省会合作成效。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争取“科创中国”平台资源服务我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集聚国家级学会资源,力争新增3家国家级学会与省科协签订战略合作专项协议。依据江苏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至少10家已签约国家级学会形成重大服务成果和合作典型案例,争取3场国家级乃至国际性学术大会落户江苏,主动跟进对接大会成果,推动成果落地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强化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升100家示范企业科协建设质量,形成15个典型案例。支持龙头企业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新建300家企业科协。强化19家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成效,围绕“十四五”期间我省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整体联动协同发力,服务解决创新发展难题。全年新建3家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科创江苏”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专项服务、企业创新方法大赛等活动。强化学会能力建设。指导学会加强组织建设,提高依法、民主、自主办会能力。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持续创建一流、特色学会及科技服务平台,加强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着力提升学会创新发展能力。聚焦战略关键领域、新兴交叉领域,推动成立一批新学会,支撑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畅通学会吸纳与退出机制,依规撤销运行不规范学会的团体会员资格,择优吸纳省级学会成为省科协团体会员。优化高校科协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设置,打造江苏高校科协品牌。

三、以“科普江苏”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科普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履行纲要办职责。认真做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21—2035年》的宣传贯彻工作。扎实推进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不断提升科普工作成效。加强科普宣传载体建设,办好用好《江苏科技报》《科学大众》杂志以及新媒体传播平台。擦亮科普活动品牌。牵头组织科普周、科普日、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群众性品牌活动。加强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建设,强化“科普云”信息服务系统内容建设,拓展“科普动视”“科学号”地铁专列等合作渠道的投放覆盖面。组织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科普公益作品大赛、科普摄影大赛等活动。推进优秀科普作品出版资助项目,助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完善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专家队伍和资源数据库。推进科普场馆体系建设。推动省自然科学技术馆立项和建设。健全完善以综合性科技场馆为龙头,以专业科普场馆、网上科普馆、流动科技馆为骨干,以各类科普基地为支撑,以基层科普设施为补充的现代科技场馆体系。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县级综合科技馆以及乡镇(社区)科普馆为重点的基层科普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专业科普场馆对外开放的覆盖地域、受众人群和运行时间。发挥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的作用,充实完善基层一线科普力量。提升基层科普服务水平。启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基层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健全完善科技志愿服务机制,履行好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联盟轮值义务,加强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开展第六批省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队建设,做好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续)聘任工作,开展“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等活动,推动建立“省统筹、市中心、县落实”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

四、以“智汇江苏”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资政建言创新服务能力。扎实开展决策咨询。围绕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结合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战略决策咨询、科技治理对策以及科协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完善决策咨询机制,积极探索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持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搭建建言献策平台。精心筹备江苏科技论坛暨第九届省青年科学家年会,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高水平学术研讨平台,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智慧服务江苏发展。创新学术活动模式,打造小型高端学术交流品牌。加强对学术年会、主题论坛、科学沙龙、调研课题等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广泛征集吸纳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办好《江苏省科技工作者建议》。积极动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设区市科协参与建言献策,拓宽建议报送渠道。建设智库创新载体。完善体制机制,建好用好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认定2022年度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扎实推进智库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建设。努力打造科技智库工作品牌,办好《江苏省科技智库专报》,联合举办长三角科技智库联盟峰会等高层次学术会议,不断提升科技智库影响力。

五、以“海智江苏”建设为纽带,着力提升海外高端人才凝聚能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发挥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及其成员单位作用,集聚各方海外引才资源。发挥海智(离岸)基地产业集聚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项目路演、创业大赛、考察交流等活动,为全省各地精准对接海外人才。加强海智(离岸)基地建设。放大苏州、南京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效应,总结首批省级离岸基地试点经验,开展离岸基地运营模式研究,高起点建设第二批省级离岸基地。与国际知名高校或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海外布局离岸创新中心或海外联络站,聚集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吸引海外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江苏。搭建国际创新创业平台。围绕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等主题,与国际科技组织和海外科技团体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地方政府共同举办中俄航空发动机技术大会、无锡马山生命健康论坛、国际科学家苏州峰会、国际医药技术大会、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等,建设“海智江苏”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助力地方发展。深化港澳台科技交流。健全完善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举办第八届海峡两岸及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第八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大赛、苏台青少年“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苏台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论坛等活动。加强与香港工程师学会等科技团体的交流合作,建立苏港澳专业领域的常态交流机制。

六、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着力提升科协组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领导机构建设。落实常委会工作规则,推进工作委员会运作常态化、规范化。持续落实“四个一”常态化联系点制度。加强省科协十届常委、委员、代表工作交流,继续开展“十大”代表专题培训,扩大代表培训覆盖面。做优代表服务平台,建强“科协代表之家”,线上线下高质量服务代表履职尽责。继续开展“十大”代表调研课题立项资助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苏南、苏北市县科协结对共建,提升基层科协服务发展能力。组织开展“4+1”工作质效评估,推动“4+1”工作从“建”起来、“转”起来向“强”起来转变。举办省级“四长”工作示范培训班。加强对“四长”先进事迹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农技协组织建设,提升农技协组织覆盖面,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与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健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相关制度,巩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认真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随机抽查、重点核查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出入境、培训、慰问等相关规定,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用、兼职等工作,进一步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和轮岗交流工作。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力度,统筹用好职务职级资源,不断优化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人员结构。分批次开展科协系统干部培训,努力争取干部挂职锻炼和培训机会,持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持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办公场所消杀等防疫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程动向,经常查找疫情防控漏洞短板,精准开展应对处置。全面推进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强化接种工作,确保应接尽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各类会议活动的防疫报备、管控工作,确保安全可控。

担当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科协组织责无旁贷。我们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服务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三长”“四长”“4+1”工作:为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中国科协提出将基层医院院长、中小学校长、农技站站长等三类人群(简称“三长”)吸纳进基层科协组织任职、兼职、挂职并发挥作用。结合江苏实际,在中国科协“三长”基础上,将科技型企业家纳入(简称“四长”)。“4+1”中,“4”是指吸纳“四长”进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协组织任职、兼职、挂职并发挥作用,“1”是指加强上级科协对下级科协的指导。

2.“两个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

3.G312产业创新走廊:G312指从南京到镇江的G312国道,镇江市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推进G312产业创新走廊建设。

作者:陈骏
责任编辑: 沈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