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调研宣传 >> 建言献策
【字体: 】 阅读次数:4617
关于推进长三角部分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01-19

 

关于推进长三角部分重点产业

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建议人:孙  斌 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翁章好 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科研主管

报送单位: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8月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量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在国内享有发展优势的重点产业。推进这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事关长三角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先机,事关能否尽早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保障产业和国家安全,也事关区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长三角部分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强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前沿产业的布局。长三角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量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代表着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总体上仍有差距。在未来国际竞争中,长三角亟需加强联合攻关,尽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一)集成电路领域是全国最重要的产业基地,破除“卡脖子”难关肩负重要使命

区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50%,江苏封测产值约占全国一半,上海集聚全国约40%的产业人才,三省一市承担着集成电路领域50%的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在高端芯片、封装技术、毫米波射频芯片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但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一是芯片制程工艺落后国际领先水平3代以上。二是高端硅晶片、光刻胶、光刻机、EDA软件等关键材料、关键设备、软件都严重依赖进口。

(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要面向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争取更多突破

长三角包揽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近30%的销售额、1/3的园区和过半数的科创板上市企业。上海市生物医药领域院士、长江学者约占全国的1/5,江苏省产业规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为全国第一,浙江化学原料药出口全国第一。但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重大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缺乏原创成果,二是高端酶制剂、大规模生物反应器、测序仪等“卡脖子”问题突出。长三角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先突破一批人有我无的特效产品和技术,同时在人无我无的领域奋勇探索,争取01的突破。

(三)人工智能产业是全国第一梯队,要发挥优势努力突破核心壁垒

长三角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数约占全国29%,上海市集聚了全国超过1/3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浙江智慧安防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江苏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二,达到近万件。但无论长三角还是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水平上与先进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软硬件依赖国外,自主研发平台受国际产业生态壁垒制约难于发展。

(四)作为国家下一代网络产业重要基地,要补齐短板、努力探求产业发展新路

长三角5G产品市场占有率和5G商业部署领先全国。上海集聚全国一半5G人才,江苏研发成功低成本毫米波芯片,安徽场景应用领先发展。我国5G技术、5G商用部署和产业推进均领先世界。但我国也有IDC水平不高和网络全球服务能力不足等短板,此外也面临商业模式不成熟、物联网设施统筹发展难度大等问题。

(五)作为量子信息的科技和产业先行区,要努力为我国扩大总体优势、缩小局部差距

长三角承担量子信息领域约全国半数的国家重大专项,合肥市相关专利占全国12.1%,“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并投入试验,上海发布国内首款商用科研级光子计算机。我国量子通信领跑国际水平,量子计算与发达国家并跑,量子精密测量也发展迅速。长三角要加强量子领域基础和前沿探索,助力我国扩大总体优势,缩小量子测量的局部差距。

(六)作为我国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的重要基地,要协力攻关、尽早突破关键环节

长三角区域包揽全国超1/3新材料上市企业,江苏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5 %,碳纤维产能约占全国50%。区域高端装备产值约占全国30%,浙江装备制造中高端占比近六成,安徽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达380亿元。但区域先进制造领域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航空航天、高铁、储能等新材料关键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装备和集约化农业装备等关键装备进口依存度分别达80%40%70%70%

长三角加快以上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时不我待,但当前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政府层面研发资助计划缺乏协调统筹。区域创新资助条块分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二是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不畅。区域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上习惯于“单兵作战”,部分重点项目重复研究、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尚未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网络。三是企业之间合作不够活跃。龙头企业参与区域合作不多,产业联盟等创新组织功能较弱,未充分发挥技术合作的纽带作用。四是骨干企业创新引领能力不够突出。在重点领域产业创新骨干企业的创新引领能力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有明显差距,缺乏华为、中兴等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五是创新要素流动仍不够流畅。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推进长三角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长三角发展规划要求,三省一市应以以上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及配套建设和改革,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以关键技术突破扛起开路先锋的旗帜。

(一)大力推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一是加强前瞻性布局,明确联合攻关方向。长三角重点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方向清单在集成电路领域包括EDA工具、第三代半导体、光刻机等方向,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类脑芯片、新型感知芯片、特种机器人等方向,在下一代网络领域包括新型网络、毫米波通信、太赫兹通信等方向,在量子信息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系统、量子精密测量等方向,在生物医药领域包括人源化抗体、疫苗分子设计、靶标发现验证等方向,在先进制造领域包括无人驾驶、高性能碳纤维、储氢材料等方向。二是建立顶层设计和统筹协同的机制。借鉴美国经验,对每个联合攻关项目分别进行实施方案顶层设计,建立项目“1+N”的协作机制,即由一个省(市)主导整个项目的推进实施,其他省(市)按分工配合支持。三是创新联合攻关的组织方式。探索“揭榜攻关”方式,优先支持区域内企业或机构组成联合体申报;探索“定向委托”方式,主动寻求领域和能力最匹配的高校、院所或企业来承担攻关项目。

(二)全面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一是推动区域国家级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集群布局建设。面向关键技术攻关,引导各实验室积极承担或参与攻关,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对攻关的支撑作用。争取更多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和量子信息等领域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在长三角布局,探索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级实验室。二是打造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区域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等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打牢基础。三是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引导各类科创平台加强市场化机制建设,依据使用者付费、风险收益分担等原则对市场主体开放,加速形成市场化自组织的高效创新网络。

(三)健全有利于联合攻关的创新要素市场

一是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深化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改革、开展先行先试,全面落实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和离岗创业优惠政策,为关键技术及产品涌现打好基础。二是探索基于项目的人才交流合作。整合三省一市数据库,建设一体化专家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基于项目的市场化人才流动机制,通过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三是提升科技金融功能。加快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科创金融信息数据库。依托科创板引领和市场化机制,提升区域金融对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支撑能力。

(四)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一是完善有利于激励创新和合作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加快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对联合攻关技术建立专利优先审查推荐和纠纷重点维权机制。加强设区市层面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高水平服务机构在长三角多地布点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机制。探索不同主体相互分享知识产权研发合作形式。二是加强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建立完善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制度,推进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和试验场所等在区域布局共建,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三是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以一体化市场为导向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扫除政绩考核中妨碍产品、技术、项目跨地域流动的障碍。

(五)加强全球创新资源整合

一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对全球开放,吸纳国外科技人才参与研发。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引导关键技术研发机构与国际优势研发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二是鼓励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区域各类创新主体研制有关设计、制造、检测和产品等技术标准,鼓励参与各类国际标准提案编撰工作。三是发挥自贸区优势。引导区域自贸区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业资本跨境合作和跨境研发等方面加强探索,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提供更多支撑。

 


作者:孙斌
责任编辑: 调宣部管理员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