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化改革
【字体: 】 阅读次数:2101
如何打好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仗”?
南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路径
2022-06-24

化纤产业是在南通高端纺织行业中仅次于家纺和棉纺的重要板块。近年来,随着恒力、华峰、桐昆等化纤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南通化纤产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化纤原料生产、纺丝、织造、注塑、纺织、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制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如何补短板、强优势,推动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将化纤产业培育成为千亿级产业?今年,南通市科协成立专项课题组,由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牵头,与南通市市场监管局、市纤检所等部门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我市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初稿。6月16日,南通相关部门、高校、化纤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受邀,围绕推进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入研讨。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化纤是纺织产业最为重要的原料,同时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化学纤维加工量约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5%,约占全球化纤总量的70%。

作为著名的纺织之乡,南通化纤行业发展较早,并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当时的南通合成纤维厂是全国第一家引进全进口涤纶高速纺丝设备的企业,东丽合纤的熔体直纺技术也是行业领先。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化纤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南通化纤行业共有规上企业120家,全年实现产值355.8亿元,增幅31.4%,高于全国3.57个百分点。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南通化纤产业也暴露出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基础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 发展高端纺织,首先是原料的高端化,要制造出高性能、高功能的纺织产品,需要通过纤维材料来实现。”南通大学国家安防工程中心主任高强直言,目前南通的纤维材料还是以普通材料为主,缺乏对高强聚乙烯、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开发。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来说更是迫在眉睫。“从做大到做强,我们需要的是软实力的提升!”“拥有独创性的产品,才能引领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无论是江苏文凤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本土老牌企业,还是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落户在南通的行业领军企业,企业负责人提到最多的一个词都是“创新”。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占平认为,前沿性的研发需要非常大的投入,如果由一家企业来做势必比较困难,他建议一方面利用好南通现有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另一方面由南通市纺织工程学会等组织引导,推动多家企业成立创新共同体,抱团攻克技术难题。

企业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近年来,我们一直主攻纤维细分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虽然我们在启东也建了一支研发团队,但是总体规模偏小,并且面临缺乏高端人才的困境。”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璇建议,南通大学等地方高校能够针对企业研发生产需求,为企业培养输送人才。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万平方米规模的企业研发中心也即将建成,届时将组建培养自己的研发团队。

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绿色是描绘行业发展成果的最美底色。在“双碳”战略下,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化纤行业承担着重要使命与责任。

近年来,南通化纤产业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其中,醋酸纤维、恒科新材料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我们明显感觉到绿色纤维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客户向我们提出,2025年以后能不能全部用可回收环保材料。目前,行业内一些厂商已经开始研究废旧渔网的回收利用问题。”东丽酒伊(南通)织染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兆琼介绍,绿色转型也是企业的主旋律,除了绿色产品的开发,企业每年投入1亿元做技改和设备更新,确保能耗达标。从产业长远发展来说,他期盼园区和市级层面能够对绿色工厂的能源支撑尽早尽快作出规划。 研讨会上,多家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对生物质锅炉的需求依然较大,希望地方尽快建立统一的整治淘汰标准,避免简单的“一刀切”,为企业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加大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目前,一些化纤项目虽然技术水平国际、国内领先,能耗在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但由于项目体量大,所需能耗总量规模大,能耗指标获取路径相对困难,这也成为当前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考验。与会专家建议,鼓励及引导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扩大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比例,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热炉;加大绿色工艺及装备研发,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及重点减排技术推广;谋划和建设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园区;对现有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供给和设备,依法依规加快淘汰。

上下游协同强链赋能

“化纤不止是服装,很多时候经常是上游的新材料做出来了之后,不知道怎么用、用在哪里。”南通市纺织学会理事长、南通大学副校长樊小东的一番话,道出了产业发展的痛点。目前,南通化纤产业链本地转化率不高,除新帝克单丝是从原料到成品、华峰超纤是从原料到革基布和东丽纤维是从原料到面料外,其它化纤企业基本是化纤原料生产企业,纤维产品的下游应用不在南通。

南通市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左成懃建议,要产业链前后道融合,推进上下游协同,不但要走出去吸引化纤应用的下游企业入驻南通,同时也要加快拓展化纤本地化应用和向关联产业延伸。马海燕既是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南通大学化纤化工学院的教授。他认为要“跳出服装看纺织,跳出纺织看纤维”,整合高校里高分子材料、纺织服装、机械自动化等多学科力量,指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要形成更具优势的产业链条,除了龙头企业引领,也需要行业协会学会、地方院校及研发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由江苏省产研院、南通创新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核心团队共同组建的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实验室、中试基地将于年底建成投用。“我们计划先期做好功能化纤维、绿色化纤维、智能化纤维三个项目的产业化工作。”研究所所长纪俊玲表示,团队将与南通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汇聚智力推进化纤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市科协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南通市科协党组书记葛伟介绍,以《“科创南通”助力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制定实施为契机,全市科协系统将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促进创新资源有效汇聚和利用,助推产业科技创新。同时,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库,依托全市各领域的专家组建服务企业专家团,开展千名专家进千企活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南通市科协赵霞 南通日报王玮丽
责任编辑: 方慧玲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