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地方动态 >> 南京
【字体: 】 阅读次数:1662
第十四届南京青年学术年会开幕
2022-11-24

11月21日,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南京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南京青年学术年会在南京科技馆开幕。开幕式上特别邀请了刘加平和应汉杰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主题报告。本届年会将举办43场专题论坛,突出前沿性、专业化,立足于学术交流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由百余位来自全市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W020221123566214037880.jpg

作为南京市科协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南京青年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96年首届年会举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本届年会以“展现青年使命担当,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围绕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通过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学术氛围和社会氛围,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组织和动员全市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热点、重点问题,开展高端化、综合性的学术研讨、科学普及和决策咨询活动,不断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自信,为南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加平长期致力于“收缩裂缝控制”“超高性能化”两个核心领域的深入研究,结合混凝土结构和施工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理论体系,发明了系列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创建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太湖隧道等110余项重大工程。

刘加平院士以“现代混凝土研究与重大工程应用”为主题,讲述了现代混凝土技术在流变性能调控、收缩裂缝控制、超高力学性能和高耐久性能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如何实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规模化工程应用,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汉杰长期从事生物与制药工程领域的研究。他依据细胞的特性和仿生的原理,发明了能量调控和细胞集群调控等系列创新技术,解决了果糖-1、6-二磷酸等医药化学品、生物乙醇等生物基化学品、虫草素等天然有效成分以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产品生物合成效率低、生物催化剂难以长期使用和连续化生产难以实现等问题,推动了生物发酵过程从间歇式向连续化生产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应汉杰院士以“生物技术与未来制造”为主题,从生物制造的关键技术进展与其在化学品、医药、营养健康品、材料、农业、饲养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作为主线,以实际案例探讨了生物制造对传统物质合成方式、制造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效应,以及在促进非粮生物质综合利用中所发挥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本届青年学术年会的举办,就是南京市科协、科技局引领全市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行动。

作者:南京市科协
责任编辑: 方慧玲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