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涵姐姐第一次站在这么大讲台,有一点紧张。我想小朋友和我一起,做几个深呼吸,咦?好神奇!这杯澄清的液体怎么一下子变浑浊了?”近日,扬州大学“青春碳路 植此青绿”双碳科普宣讲团走进邗江区新盛社区、育才小学西区校进行双碳科普、种植树苗等活动。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用一场有趣的双碳小实验带领小朋友们认识氧气、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科普双碳知识。当被问到为什么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因为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吸进去的气体是氧气。”

双碳科普进社区
当天,还进行了“双碳”科普宣讲实践教育基地、“双碳”教育关工委工作站、“扬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科普宣讲活动环节结束后师生与小朋友共同种下小树苗,将绿色心愿与树苗一起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目标。

双碳科普进学校
“今天我很开心,回答问题获得了一盆绿植,并且和老师以及哥哥姐姐们一起种植了小树苗,我会从身边的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做起。”活动现场的小朋友被问及感受说道。“活动前还有些忐忑,但小朋友们很踊跃,纷纷表示要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保护环境,爱护公共卫生这些都是从小朋友口中说的,这次的活动让我感到作为能源学子的责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大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碳’路先锋!”活动结束后科普宣讲团成员唐艳悦说道。

双碳科普小实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扬州大学双碳科普宣讲团的同学们以生动的小实验和理论宣讲将双碳理念入脑入心,引导同学们时刻保持学习‘储能’的姿态,努力做节能降碳的实践者,做绿色低碳的示范者,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参加揭牌仪式的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朱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