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化改革
【字体: 】 阅读次数:326
苏州市科协凝聚科技“企业长” 赋能创新“强引擎”
2023-09-15

江苏是工业强省,苏州是制造业大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35万家,汇聚全市七成以上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紧紧抓住企业这个“牛鼻子”,将科技型企业负责人纳入“三长”工作范畴,形成科协组织接长手臂、服务创新的区域特色。苏州市科协积极响应上级部署,强组织、搭平台、重引导,凝聚科技型企业长群体,引领其成为赋能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强组织,“小代表”带出“大团队”

 苏州市科协注重顶层设计,精准吸纳科技型企业长进入各级科协组织,以企业长“一个人”,孵化“一批组织”,辐射“一群人”,更加彰显“龙头”带动效应。

1.吸纳一批企业长。抓住去年市科协换届契机,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企业代表占一半为好”的要求,精准吸纳企业科技工作者和企业长代表进入科协组织,同步提高委员、常委和兼职副主席中企业长的比例。十四届市科协460名代表中有企业代表233人,历史性超过一半以上,比上届提高22.5个百分点;十四届131名委员、41名常委、10名兼职副主席中,分别有企业长53人、10人和3人,比上届分别提高14.53、14.72和10个百分点。指导各级科协组织大力吸纳科技型企业长,推动科技型企业长在县、乡科协组织占比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孵化一批企业科协。指导企业长组建企业科协并亲自担任科协主席,积极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今年3月,市科协制定实施“加强企业科协建设促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12条意见,落实企业科协属地管理,改申请制为备案制,进一步优化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半年多来,全市新增企业科协243家,其中企业长推动所在企业成立科协57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长牵头组建产业科协或产业园区科协,推动设立企业科协联合会,苏州吴江区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成立光电、装备、纺织等产业科协。常熟市设立企业科协联合会,出台企业科协建设考核标准,走在全省全国县级科协建设前列。

3.辐射一群科创人。以骨干科技型企业长为依托,首次在十四届市科协常委会中设立企业创新工作和科技人才工作2个专门委员会,其中由企业长、兼职副主席徐科、闵大勇分别担任科技人才工作专委会主任和企业创新工作专委会副主任,有力提升专委会开展科技人才工作的专业性、广泛性和影响力。同时,创新成立科学家企业家苏州协同创新联盟,汇聚31位科学家以及全市47位科技型企业长,分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5个工作组,定期组织“企业行”“高校院所行”,组织企业长与科学家融合互动、协同创新。

二、搭平台,“软实力”化为“硬支撑”

 着力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长履职尽责,在助力科创、科普“两翼齐飞”中履行社会责任,以企业长作用的充分释放,将科协组织服务的“软实力”转化为助推创新发展的“硬支撑”。

1.加持企业长科创“强引擎”。科技型企业长是创新主体中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一是动员企业长协同推进科经融合。动员他们深入参与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支持企业长设立各级科技经济融合工作站,对优秀工作站项目每年给与项目资金支持,共设立国家级学会苏州科技经济融合工作站11家、省级学会苏州院士协同创新中心4家,如中国自动化学会对接苏州企业12家,助力企业长从“单兵作战”转为会地“联合作战”。二是支持企业长共同打造品牌活动。我们以持续擦亮“苏州科学家日”品牌为抓手,鼓励企业长积极参与,引入高端资源进入企业长所在产业园和企业,并率先启动创新联合体建设,开展“微解读、微沙龙、微调研”三微活动4期,吸引企业长520人次参会。三是鼓励企业长携手开展招才引智。以国家海智基地、离岸双创试点为依托,组织企业长参与每季1次海智基层行、每月1次“人才服务+ 百园万企行”等活动,持续导入高端海智资源下沉企业。市科协常委、苏州中科海创联研究院院长刘会波积极参与,累计招引外籍院士建立工作站3家,引进海外人才落地近100名,获评苏州市最佳引才伙伴。

2.打造企业长科普“新干线”。我们秉持“谁科创、谁科普”理念,激发企业科普主体动能。一是鼓励企业长建设企业专题科普馆。结合企业产品展示需要,支持企业长建设科技馆,打造“生产线、展览线、参观线、科普线”四线融合的科普“新干线”,像苏州协鑫未来能源馆、科沃斯机器人科普馆等企业科技馆,已经成为企业开展产品推介和社会科普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二是推动企业长参与科普产业化建设。开发企业产品相关科普书籍视频作品,培育壮大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如省企业“创新达人”、企业长高海斌所在的昆山周庄鸿峰生命奥秘博物馆成功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三是发动企业长参与科普社会化投入。在今年首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活动中,首次引入昆山“好孩子”集团冠名参与;市科协拍摄的海归人才微电影《希望的坐标》得到了多家企业长企业的大力支持,达到会企双赢局面,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3.鼓励企业长社会责任“勇担当”。注重发挥企业长优势,动员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出台了“惠科”5条举措,支持奖励企业长为疫情防控一线作贡献,得到企业长的积极响应,向基层街道社区捐赠抗疫物资。同时,聚焦脱贫攻坚和对口帮扶,我们以项目化为引领,组织专家教授和企业长走进贵州铜仁开展科技帮扶活动,落实帮扶项目35个,组织14家苏州知名餐饮企业推出150余道“山珍苏味”菜,出版《梵净山遇见太湖水——铜仁食材苏州味道》科普图书,助推“铜货出山”。市科协委员、苏州市策划协会会长、华方传媒董事长李芳连续承办6届苏州品牌博览会,与市科协共同组织铜仁、银川、宿迁、西安等地20多家企业来苏参会,为东西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三、重引导,“优服务”迸发“高能量”

坚持服务为先,着重增强企业长履职的内生动力,重点在政治引领、典型激励和柔性服务上下功夫,增强企业长履职共识和向心力,不断推动企业科协组织持续迸发能量。

1.政治引领强起来。通过组织企业长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等,学习政治理论,更新服务理念,为企业长开展工作提效赋能。今年年初,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文件精神,我们制定实施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实施“科苑先锋”党建品牌行动的12条意见,支持科技型企业长“敢干”。全市科技型企业长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形成了以常熟创美工艺、金龙科技、长江润发为代表的企业科协创新模式。  

2.典型激励动起来。积极支持企业长、企业科技工作者在各级各类比赛上榜拿奖,按照“省里有,市里有,县区也要有”的原则,配套激励,面向企业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创新创业“双杯奖”,每次评选优秀项目100个,优秀个人30名;连续16年开展苏州魅力科技人物、团队评选,首次开展苏州杰出工程师评选活动,均向企业长倾斜,涌现出省级企业“创新达人”31名,省级示范企业科协10家,“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入围项目35个,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榜单中企业项目和个人入选20个。同时,征集宣传全市“四长”典型案例22人,其中企业长达13人。

3.柔性服务活起来。坚持以项目化方式服务企业长,每年支持企业长牵头承接学术、科普和人才等项目达10多项,如支持市科协常委、中国计算机学会(苏州)业务总部&学术交流中心执行总经理束庆山,牵头承办CCF中国数字经济50人论坛苏州峰会,获项目资金支持3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科协代表联络制度,要求每位驻会科协领导或者常委联系至少2位企业长。每年举办服务企业创新活动、企业科协创新方法培训等,为企业长充电加油。

作者:苏州市科协
责任编辑: 方慧玲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