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资料中心 >> 领导讲话
【字体: 】 阅读次数:394
江苏省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日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
2024-02-19

各位委员:

受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委托,我向全委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省科协动员引领全省800多万科技工作者,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强省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新增两院院士6人,目前在苏两院院士116人、全国省份第一。首届“国家工程师奖”江苏7项获奖、全国第三。首次开展“江苏省基础研究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评选,入选2023年江苏省十大新闻。省两办出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5.89%,连续8年位居全国省份首位。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科协工作、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题主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指导推进科协事业快速发展。切实把总书记对江苏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深刻领悟总书记对江苏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部署的贯彻落实十项重大行动方案(措施),积极主动承担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16项工作纳入省委常委会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围绕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承担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8项任务,在《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中承担5项任务、其中“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明确由省科协牵头,助力《江苏省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落细。围绕文化强省建设,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中承担7项任务。2023年省两办信息刊物采用科协稿件32篇,较去年增加128%,彰显出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进展与成效。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及时跟进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对主题教育工作有关要求。抓好机关党委和省科技社团“两个党委”,分类推进科协机关干部、科技社团会员、科协代表委员“三支队伍”开展主题教育。举办轮训班、读书班,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开展“主题教育大家谈”“科协青年说”等活动。班子成员牵头开展76场次调研活动,推动学会组织、科技人才广泛参与,形成一批质量高,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关于加强科技小院建设、推动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等建议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深刻检视问题抓好整治整改,梳理16个问题,提出46条整改措施,逐条逐项压茬推进落实,已推动解决遗留10多年的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不动产权登记问题,施行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解决困扰科普工作者多年的职称难题。全面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省科协党组完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机制,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决策部署集体研究决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推进模范机关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召开党建工作专题党组会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印发《省科协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层层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建带科建,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全面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充分发挥省科技社团党委和学会党总支作用,在省级学会建立167个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31个党支部,持续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动员、政治吸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在延安举办青年科技人才“领航计划”培训,持续开展科技人才理想信念专题教育培训,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武装。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以党组的率先示范引领带动全体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开展14次中心组集中学习,党组会和办公会先后19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细化制定《责任清单》,常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巡查,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组织处以上领导干部轮训班、全省科协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举办3期江苏科学大讲堂,提升干部的业务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践行使命的强大力量。

二、服务科技工作者取得新实效

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本,发挥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第一资源的作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省遴选宣传2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强化科学家精神阵地建设,认定15家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其中7家被认定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推动19家基地纳入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品牌,实施“科学家精神传播计划”,制播《风范—江苏院士风采录》《科学繁星闪耀江苏》等专题宣传片,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举办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会,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凝心铸魂。强化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联合举办宣讲报告会暨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活动,持续净化学术风气。大力举荐培养科技英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22项获奖,全国第二。评选首届5名江苏青年女科学家奖。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全省联动支持培养336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其中省医学会等27家学会托举105人,苏州、常州、镇江、泰州托举131人,健全完善了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500多人获“五学科”奥赛国家一等奖,信息学奥赛江苏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全国第一,金牌人数和入选国家集训队人数居全国第二。引进集聚海内外科技人才。印发《省科协关于推荐和支持海外引进人才到省科协所属学会担任职务暂行办法》,在全省建立101家海智(离岸)基地,设立104个海外联络站、离岸创新中心,有效构筑柔性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的新模式。推动国际工程师互认试点,举办“香港注册标准化工程师”研修班,9人成功获得国际注册工程师资质。对接在苏工作的52位发达国家院士及500多名海智专家,充分发掘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创新创造潜力,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省委制定《省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方案》,省十四届人大代表中有专业技术人员200名、占24.9%,省十三届政协委员中有科技人才148名、占18.8%,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科技人才的关心与重视。全省联动开展0.88万场“5.30”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在学习强国科创江苏平台刊发报道59篇,江苏科技报全年发行135期,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成绩。印发《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实施办法》,常态开展院士专家疗休养,持续推进“院士之家、学会之家、海智之家、代表委员之家”建设,建立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专家库,做优做实人才服务。

三、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聚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江苏重点发展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大力推进科技经济融通发展,提升科协组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水平。构建完善科创载体平台。推动建立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筹建“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科技组织,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当选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充分发挥省科协所属35家基础研究领域学会作用,引领科技工作者投身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紧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积极培育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学会组织,围绕关键领域组建8个省学会联合体。推动全国学会在江苏建立13个实体平台,建设25家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服务院士专家领衔开展科技攻关,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力量。推动科技开放交流合作。深化国际学术交流,用好国际科技组织网络资源,密切与世界绿色组织、中欧创新创业协会等海外科技团体的联系,持续办好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无锡马山生命健康论坛、国际科学家苏州峰会、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等海智活动。推动省会合作,与50个全国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全国学会深入推进高层次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全年120余家全国学会在江苏开展高层次学术会议、论坛180余场次,近百名院士应邀出席。省学会举办1500余场次学术会议,其中10项入选《中国科协年度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推进科技成果社会评价奖励。202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成果成功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省12项科技成果入选智能制造、光学科技、地质科技、地理科学、古生物学、中医药等分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江苏4人获“科学探索奖”,4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开展“省行业领域年度十大科技进展”遴选工作,产生70项十大科技进展、78项优秀科技进展。持续加强科技期刊建设,在江苏注册登记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共有256种,其中77个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论文4.2万篇。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园艺研究》连续4年在全球期刊引证报告中列园艺领域第一。承办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超120万人次。组织“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推选,4位院士、27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所著论文入选,获奖论文中ESI引用次数超过200次的论文达12篇。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荐苏州、无锡、常州入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无锡、常州、徐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立15个“科创江苏”试点县(市、区),服务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常州市科协推动建设“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提名为“常州改革名片”。深入实施“会地合作双百行动”,128个全国学会、106个省级以上园区开展深度合作,建设19家全国、省学会产业研究院,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新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国际研发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建立9家省级以上研发社区,吸引417项海外项目落地。举办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179个获奖项目中31项落地孵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实施“万名专家助万企”行动,创建“科学家+企业家”合作模式,引领院士专家走进企业。推进会企合作,组建学会专业科技服务团33个,开展对接服务300余场次。组织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开展知识产权巡讲系列活动,遴选100名企业创新达人并组织宣讲活动,749名科技企业家担任市县乡科协副主席,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组建省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建立34个全国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新进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重要论断,不断强化全社会科普工作。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制定《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提请省人大将《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订工作纳入立法调研计划。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举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品牌活动,460多万人次参与。围绕科普服务“双减”投放课程资源包、打造科普研学路线。挂牌30所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组织1300名优秀高中生参加“高校科学营”活动。提升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水平达到35.5%,产业工人达到23.1%,农民达到7.3%,老年人达到4.8%,居全国前列。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省自然科学技术馆立项。推进14家综合科技馆和12家专业科普场馆免费扩大开放,接待参观超520万人次。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19个、省科普示范县(市、区)4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63家、省科普教育基地176家。为全省配发22套流动科技馆,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386场次。举办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对20项科普创作选题进行出版资助。持续推进科技成果科普化,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全域科普能力建设。动员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地方政府力量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全省举办专题活动1.35万场次,有80个单位、91项活动受到中国科协表扬。选树全省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集体、十大科普成果等。组织院士专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开展科普服务200余场次。建设105个省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聘任202名首席科技传播专家、科普演讲专家。注册科技志愿者36.5万名,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近5000个,居全国前三。深化科普数字化建设。拓展优质科普传播渠道,推进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及抖音、B站、视频号等新媒体阵地建设,构建全媒体科普传播矩阵。加大江苏“科普云”资源内容在省级主流媒体、官方移动端等渠道的投放力度和传播广度,办好“今日科学”“科普动视”等品牌栏目。推进网上科普馆建设,新增“全省科普教育基地馆”“省青少年科创成果展”等内容,全年浏览量超80万人次。

五、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取得新成果

发挥科协组织人才密集、智力荟萃的独特优势,建好用好科技创新智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打造科技发展论坛。举办第二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3年江苏科技论坛,近30位院士出席,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集众智、谋共识、献良策。举办首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院士专家共商长江保护与流域治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紧扣省委省政府关注的科技战略、规划、政策等领域,形成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建言成果。扎实服务科学决策。省委信长星书记两次召开院士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呼声与建议。许昆林省长会见参加“中国科协院士专家江苏行暨国情考察活动”的近30位院士,组织院士赴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开展为期7天的座谈调研活动。国情考察、院士专家座谈会形成《院士专家座谈会意见建议的报告》,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编报《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智库专报》30期,获省领导批示45篇次,其中正省级领导13篇次,“智能农机装备”“长江支流管控”等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运用。各地各部门组织专家调研,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构建科技智库体系。实施180余项省科协调研课题、智库青年人才计划课题,评选19个江苏科技智库优秀成果奖。以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为核心,依托全省60家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75家科技智库基地,形成“小中心、大外围”智库体系。承办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推动省政协科技委出台《省政协委员对口联系省级学会工作方案》,拓宽科技智库建设路径。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承担《苏中地区高铁发展战略研究》《苏中地区铁水联运战略研究》课题项目,获国家铁路总公司的肯定与采纳。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发挥学会在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作用和第三方评价优势,推动学会承接1053项社会化公共服务,牵头制定215项行业、团体标准,发布68篇行业发展报告,评定1254名高级职称人才,科技社团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六、科技群团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落实总书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扩大科协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科协队伍。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印发《省科协深化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强化常委会常设领导机构作用,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推进各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委员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推进代表常任制试点,用好“代表服务平台”,认定31家“科协代表之家”,举办代表委员专题培训班,服务常态化履职尽责。实施科协系统南北共建项目,持续开展对口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提升学会依法办会、独立办会、规范办会水平,省农学会、省人工智能学会等学会综合发展能力居全国前列。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全年立项资助117家学会的294个项目。围绕重点领域,新成立省智能制造工程学会等2家新学会,吸纳省网络空间安全学会等5家学会为省科协团体会员。实施学会动态分类考核,全面加强对学会的业务指导。健全完善学会会员制度,省学会会员超64万人。加强基层科协建设。实施高校科协能力提升计划,建立98家高校科协,基本实现“双一流”高校全覆盖。在全省建立5800余家企业科协,推动省部属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科协组织覆盖。建立10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科协。建立868家农技协,其中全国百强农技协13个。实施县科协能力提升计划,全省92家县科协实现独立建制,建设968家街道(乡镇)科协。用好全省1.08万名“四长”资源,试点建立“四长”工作室,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打通基层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科协机关建设。实施《省科协模范机关建设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落实“六大行动”和21项重点任务,建设服务型机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拔处级以上干部19人次,2名机关人员提拔到事业单位任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专业技术岗位占比提升30%,副高级以上岗位增加17个,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用车等集中统一管理,激发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扎实推进“数字科协”建设,强化数据治理与归集应用,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持续锻造优良作风。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主题展,赴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制定《廉洁机关建设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修订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和白皮书。依纪依法处理信访案件,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推动常态化监督执纪问责,有力维护和发展了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

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年来科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科协工作,必须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深学细悟笃行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协事业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找准自身定位,努力担当作为。我们也深深感受到,科协工作离不开省有关部门单位、地方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更有赖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还不宽,激发调动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还不充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内容、手段和方式还需进一步聚焦;科普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整合能力还不强;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体系还需完善;全省科协系统自身建设还存在短板,科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需要我们在新一年工作中努力改进和持续强化。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一年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锚定目标、奋发进取,努力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中勇担使命,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中奋发有为,在履行“四服务”职能中开拓创新,更紧密地联系科技工作者深入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江苏“走在前、做示范”中展现科协作为、贡献科技力量。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江苏工作和科协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部署的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十项重大行动方案(措施),服务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文化强省建设,主动承担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把主题教育和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服务事业发展中,引领科协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实施党建强会计划,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政治动员和政治吸纳。

二、做优做实人才工作,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打造江苏最高科技人才奖,恢复评选省“创新争先”奖,遴选表彰一批全省最高水平科技工作者和团队。打造江苏最美科技人才奖,扩大“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表彰规模,带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实施最具潜力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整合全省科协组织力量,扩大资助规模和强度,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组织“五学科”奥赛,加强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发挥海智(离岸)基地柔性引才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项目孵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广泛宣传杰出人才及科创成果。组织科技人才研学培训,开展国情调研和对口帮扶活动。建好用好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大范围汇聚创新主体和资源,支持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加强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助力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深化科技开放交流合作,用好国际科技组织网络资源,持续办好海智大会。深入推进省会合作,吸引全国学会在苏举办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制定《关于推进科技期刊高水平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江苏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吸引更多优秀论文和重大科研成果在江苏期刊首发。推进科技成果社会评价,发布“2023年度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扩大“科创江苏”试点县区覆盖。实施“会地合作双百行动”,推动全国学会与省级以上经开区、高新区开展合作,建设学会产业研究院,助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推进会企合作,实施“万名专家进万企”行动,组织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履行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单位职责,推进科普理念、路径与实践创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深化科普助力“双减”,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品牌活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省自然科学技术馆立项建设,推动市县综合科技馆建设,推进科普场馆免费扩大开放,规范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举办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好全国科普日暨省科普宣传周活动,选树全省年度十大科普人物、科普成果等。推进科普数字化,拓展优质传播渠道,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

五、加快推进科技战略咨询,优化服务科学决策机制。打造长三角科技论坛、省青年科学家年会、科技智库大会等科技发展论坛,形成切实管用的建言成果。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领域,针对江苏产业优势,开展课题研究。立项支持省科技智库项目,评选省科技智库优秀成果。用好《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智库专报》载体,推动决策咨询成果转化运用。发挥学会专业优势,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发布行业发展报告,开展第三方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突显学会在行业领域的学术权威作用。

六、全面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坚强有力的科技群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加强数字科协建设,增强网上动员能力。强化学会能力建设,做优做实学会提升能力计划项目,实施学会动态分类考核,加强对学会的业务指导。实施高校科协能力提升计划。强化省部属科研院所、企业科协组织覆盖。实施县科协能力提升计划,深化乡镇街道科协建设。落实委员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推动代表履职尽责。深化科协服务型机关和模范机关建设,锻造优良作风。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强化廉政教育,推进廉洁机关建设,扎牢制度“笼子”,守住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同志们,做好2024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懈奋斗,攻坚克难、不断前进,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骏
责任编辑: 沈禁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