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地方动态 >> 苏州
【字体: 】 阅读次数:587
第二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落幕
2024-07-12

在科技模型制作中比拼创意,在科技模型竞速中激情飞扬,在智能机器人比赛中合作破题!伴随着2天的激烈角逐,7月11日,“中信博·新能源杯”第二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圆满落幕。4000余名青少年,在5大赛项、62场比赛中一决高下。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盛宴的华丽谢幕,更让这群小小的“未来科学家”体会到了竞争与合作,感受到了科技的无限魅力。

本届英才荟活动规模大,参赛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还邀请了贵州铜仁、江苏宿迁等友好城市的青少年代表参与,扩大朋友圈影响力。赛程子项目创历史新高,纳入了科学教育方面前沿项目,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打好基础。

1.jpg

1.全面融入苏州元素,苏式科技比赛就是这个范儿

水是苏州的灵魂,当江南水乡与科技竞赛相遇,碰撞出了不一样的“水花”。

本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全新打造了“我心中的水乡”创意比赛,邀请青少年在前期模型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展演,阐述模型制作的设计理念。

“我心中的水乡,是坐在平江路的摇橹船上,听着船娘吟唱悠扬的船歌,感受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

当来自苏州市尚德实验小学校的三位小姑娘身穿国风服饰,将模型背后的水乡故事娓娓道来,瞬间打动了现场的三位裁判。

三位小姑娘以“坐船、做船;传承,船承”为主题,讲述在指导老师章蕴的带领下,清晨前往平江路,体验摇橹船的韵味。

有了坐船的经历,他们开启了“做船之旅”。从设计图纸,到切割、粘接、拼搭,逼真的摇橹船诞生了。姑娘们又以巧手,将拙政园的见山楼、荷风四面亭制作出来,作为模型的背景,更全面地呈现“心中的水乡”。

“这三位选手在展现多方面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将模型制作背后的水文化、船文化挖掘出来,这也是我们设置这一比赛的最终目的——竞赛既是展示科创成果的平台,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裁判之一——星海实验初级中学的劳技老师陈静告诉记者,本场创意赛不仅考察选手的模型制作能力、现场展演时的表现力、团队配合能力,也希望选手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江南水乡的理解。

除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恰逢中国航海日(7月11日),参赛选手们在展现个人动手能力、操控技巧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国防与科技的紧密联系。

7.jpg

从“中国海警船”纸质模型拼装、“山东舰”航母塑料模型拼装,再到中国导弹驱逐舰模型直线航行赛、遥控快艇模型追逐赛……赛程中,“航海元素”无处不在。

“山东舰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陈沭豪参加了“山东舰”航母塑料模型拼装个人赛。虽然年纪不大,但陈沭豪是个“小小军事迷”,对于不少战舰的名字、性能如数家珍。

8.jpg

在参赛选手里,陈沭豪年龄较小,但专注程度不输哥哥姐姐们,比赛开始后始终紧锁眉头,仔细研究如何拼装得又快又好。

来自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张馨月则参加了中国导弹驱逐舰模型直线航行赛,随着一艘艘驱逐舰“昆明号”在水池中“乘风破浪”,漾起层层涟漪,而后冲过终点线,航行的准确性、稳定性,成为衡量成绩的标准。

张馨月的妈妈郑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上小学后,自己一直鼓励她报名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实践活动,在提升动手动脑能力、交到更多朋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她对苏州这座城市更有感知。“要让孩子知道我们苏州不仅仅是江南水乡,也是智造之城,科技创新的氛围很浓厚!”

2.家长孩子齐上阵,“未来科学家”的培养从家庭开始

“爸爸教我做,我也教爸爸做,竹筷这样搭成栏杆才更像苏州的人民桥!”今年6岁的小选手宋颜知,和爸爸一起在比赛现场完成了一座苏州园林主题的桥,满满姑苏韵味。他们参与的是科技模型制作——“姑苏的桥” 一次性竹筷创意搭建亲子赛项目。

10.jpg

“我自己也爱科技模型,小时候没有条件,现在跟儿子一起也算圆了小时候的梦了!”宋颜知家长告诉记者,完成这座木桥花费了将近600双竹筷,根据比赛要求提前准备了2天时间。

其实,“筷子搭桥”是利用搭积木的思路,数百年前,人们就用“筷子”搭桥了!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座木拱桥是用长条形的木头搭造的,而比赛现场也有一组亲子家庭用“榫卯结构”搭建了一座“小虹桥”。

“一整个桥都没有采胶水,旁边这个竹篮还录了我的声音!”今年4岁的小选手李爰热情地介绍。

“孩子可以在其中提升动手能力,希望从小就能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兴趣!”李爰家长告诉记者。

如果说亲子赛中孩子还有家长辅导陪同,那在智能机器人竞赛中,孩子就要完全依靠自己完成各项赛程。

“我们机器人项目主要分为策略类、对抗类和合作类,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孩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比如计算思维、编程能力和结构设计机械设计能力等。”英才荟机器人项目裁判长苏华平说。

13.jpg

苏华平介绍,此次英才荟活动不仅有入门级别赛事,还有无人机等进阶赛事,也涵盖了国际竞赛级别赛事,覆盖面特别广。活动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给他们提供更高的平台,让未来科学家们插上畅游科技海洋的翅膀!

3.小记者眼中的英才荟,金牌榜见证小小未来科学家战果

记者了解到,本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创新设置了友好城市邀请赛,邀请了贵州铜仁、江苏宿迁以及上海青浦、浙江嘉兴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友好城市的青少年代表参与,致力于扩大青少年科创教育“朋友圈”,让苏州孩子的追光之路上,拥有更多伙伴。

15.jpg

除了邀请友好城市的参赛选手,今年的英才荟还邀请多位青少年小记者,在比赛期间和苏州广电总台的主持人搭档,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赛事探访,沉浸式感受脑力与科技的碰撞。

上届比赛我参加了橡筋动力车拼装定点赛 ,这届比赛我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了赛场!不仅采访了很多老师和同学,更体验了我没接触过的无人机,特别有意思!我对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明年一定再来参赛!

——苏州广电小记者徐叶

在智能机器人竞赛中,我们结识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一起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在比赛的每一个环节中,小伙伴们也都全力以赴,从拼搭零件到设置代码,这不仅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处理问题的能力。

——苏州广电小记者汤知其

我和主播姐姐一起探访了英才荟的比赛现场,无论是科技模型竞速赛还是竹筷创意搭建比赛,都让我大开眼界。看到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搭建姑苏桥的场景感觉很温馨,特别是有一座已经在苏州消失了的“亭子桥”让我印象深刻,对苏州古城的历史又多了解一些。同龄小伙伴们的创意和对科学的热情也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是次宝贵的经历!

——苏州广电小记者 胡颢远

我是一个拼装模型爱好者,很激动能够看到选手们在现场进行拼装比赛。看似简单的木质飞机和房屋,其实需要很大的耐心来操作才能够完成,希望以后我也能有机会参加比赛,和其他选手们一教高下!

——苏州广电小记者周子程

此外,“小小赛先生”在线开讲!在孩子们带上自己的科学小发明,在线为大家讲解科创小故事,看苏州APP同步展播,让无法来到现场参赛的苏州青少年共同体验科普盛宴。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受益面。

18.jpg

“苏州一向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我想苏州科学家日不但是一个科技人才的节日,更是要树立榜样力量,激励下一代,点燃科技报国梦。”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程波表示。

“本次赛事吸引了超过4000名青少年参赛,人数是去年的2倍。这不仅是因为新增了多个比赛项目,更是因为苏州对科学教育的普及推广,让青少年对科技抱有越来越强的热情!”本次赛事的总裁判长之一王亭说。

立足培养未来科学家,今年的英才荟在去年“好孩子杯”首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市级青少年科技比赛资源,探索和社会力量合作。赛事规模持续扩大,活动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

赛程融入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以及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以赛为媒,扩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有效供给,在全社会培育良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氛围,引领青少年的好奇心、探索欲,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们的科学、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领军和骨干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打好基础。

随着赛况公布,“中信博· 新能源杯”第二届苏州未来科学家英才荟圆满落幕。4000余名少年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到了科技的无限魅力,祝福这群小小未来科学家们在科技逐梦之路上乘风破浪 未来可期!

作者:苏州市科协
责任编辑: 方慧玲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