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人才 调研宣传 学会学术 科学普及 对外交流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平台 江苏科技报
   
 
首页 >> 地方动态 >> 南京
【字体: 】 阅读次数:381
深化区域协作 推动科普创新
——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京科技馆召开
2025-03-24

3月20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指导、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主办、南京科技馆承办的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京科技馆召开。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8家场馆负责人、盟员场馆和企业代表等130余人围绕“深化区域协作,推动科普创新”共同目标,共商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661A5365.jpg

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是由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南京科技馆、浙江省科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合肥市科技馆八家科普场馆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公益性科普合作组织。成员为自愿加入的团体单位,包括长三角地区的各类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校,及与科普产业相关的企业、团体等。

联盟旨在推进科普展览教育活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8年来,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理念,整合长三角优质科普资源,推动公共科普服务与产业融合。盟员单位从142家增至219家,覆盖场馆、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多元主体,打造了展览合作、科普研学、文创赛事等品牌项目,形成科学传播新生态。

2025年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将围绕五大维度深化区域科普协同发展:在品牌活动创新方面,推出上海科普大讲坛长三角巡讲、“水乡科学+”馆校课程等6项精品项目,持续赋能青少年科学教育;通过“超级环线上的自然”主题研学、空天科创营等5项跨域联动工程,构建覆盖沪苏浙皖的科普资源共享网络;依托二十四节气光影展、大熊猫科普特展等特色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传播深度融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天文竞赛、科学脱口秀大赛等4项国家级赛事,打造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科普竞技平台;同步开展青年论坛、新媒体技能培训等5类人才培育计划,推动科普服务标准化与专业化建设。该计划覆盖30余家场馆单位,形成科普教育、科研合作、人才培育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661A5720.jpg

为搭建盟员单位学习互鉴平台,本次会议特别设置了交流分享环节。长三角三省一市8家科普场馆围绕“科普创新与协同发展”主题,分享了他们的特色实践:上海科技馆以“趣逛自然”品牌活动、全国性竞赛及巡展构建科学传播矩阵;中国航海博物馆通过“开学第一课”馆校合作项目,将海洋强国战略融入青少年教育;安徽省科技馆推出跨区域研学计划,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合肥科技馆发起“科普新势力”征集,挖掘志愿服务与创意项目潜力;浙江省科技馆以“菠萝科学奖”打造趣味科普IP,坚持13年致敬科学好奇心;绍兴科技馆推动科学教育与产业、文化跨界融合,构建科普生态体系;江苏科技馆聚焦“萤火虫图书馆”“科学脱口秀”等三大品牌,探索科普形式创新;太仓科技馆通过新媒体矩阵与马拉松、音乐节跨界联动,实现科普破圈传播。

专家报告环节,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作《〈国际博协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次修订:背景、进程与阶段性成果》报告,解析全球博物馆伦理规范新趋势,凝聚“科普场馆需平衡社会责任与创新发展”共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普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科普产业研究所所长周建强研究员作《科普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报告,从产业视角出发,为长三角科普场馆的规范化建设与产业化探索提供双重坐标。

会议还举行了2025年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轮值主席馆交接仪式,南京科技馆接任2025年轮值主席馆。

作者:南京科技馆顾璇
责任编辑: 何佳雯
二维码
 
版权所有: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电话:025 83625555
网站维护: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联系电话:025 83313187
苏ICP备0508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