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栏首页 学用新思想 学习要求 我为群众办实事 众心向党·自立自强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1-06-07

江苏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作品  


淮安市农科院  付佑胜

我出生于湖北洪湖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大米饭是我一日三餐的主食,杂交水稻就是父亲口中那个“可以加工成大米”的稻谷。1997年我到华中农业大学求学,在这里我了解了更多关于杂交水稻的故事,袁隆平袁老也成为了我的人生偶像。未料到,5月22日,先生驾鹤西去,心中无限伤感。

2004,年我来到淮安工作,在这里一直从事农业植物保护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袁老说:“书本上种不出水稻”。感谢先生的一路教诲,多年来,我们奔走于淮安的田园乡村,与土地打交道,和农民交朋友,将论文写在大地上。16年来我们的足迹遍步了淮安的每一个乡村。2016年到2019年我们在淮安区施河镇朱周村实施的“稻麦周年药肥双减”项目,实现了稻麦周年1300公斤以上,其中机插的300亩淮稻20水稻实现了亩产800公斤以上,年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8%以上。

随着土地扭转,规模化农业种植成为淮安地区农作物种植的新模式,我们也在积极的转变思路与方向,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示范,加强与县区农广校的合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农户群开展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每年平均召开各级各类培训会议40多场,培训职业农民6000多人次,为超过20万亩地的大农户开展技术指导与科技服务工作。可能会苦点、累点,但是每当我看到农民收获时的喜悦,我就感到由衷的开心,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土地奉献,让乡村振兴,是我初心情怀。

今天,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农产品的投入是否清晰可见,技术的使用是否符合并满足作物的要求?未来,我和我的团队将一如既往的围绕淮安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精准化防控,农药减量增效,优质农作物的绿色生产开展研究,为淮安地区农作物绿色生产服务。我愿意,为淮安大米的金质品牌打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以此告慰袁老的在天之灵:中国科技,如您所愿,禾下乘凉梦,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