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栏首页 学用新思想 学习要求 我为群众办实事 众心向党·自立自强

卢明辉:光声材料前沿的“闯将”

2021-09-15

葛思佳

2.jpg

“要解决科学前沿所面临的难题,必定是困难重重,而一旦突破这个问题,那么其意义会是重大的。”多年来,南京大学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院长卢明辉教授带领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团队潜心研究光、声及超构材料方向的高精尖技术,致力于人工结构材料物理效应和器件性能研究,研制光、声、电耦合的新型人工材料和功能集成器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对发展新一代光学和声学器件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诚朴雄伟

勇闯光声材料前沿

1998年,卢明辉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跟随闵乃本院士、陈延峰教授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微结构物理。我国声学起步较早,传统的声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尤其以南大为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卢明辉潜心科研、开拓创新,逐渐成为声学领域的领跑者。

近年来,超构材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术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发展超构材料的相关技术,能够为先进智能制造业、交通运输工具、国防先进技术、健康医疗等重要行业提供新的关键技术和材料,将有可能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突破口之一。2017年,南京市提出了“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超构材料领域的一支有影响力的优秀研究团队,卢明辉与团队积极响应,在南京大学、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支持下,联合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成立了南京市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大学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依托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国内首创的声学超构材料和光声检测技术为核心,可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声学、振动及检测领域的全链条技术解决方案。

“我认为创新探索,非常有意义。”卢明辉认为,作为声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应面向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切实带头将技术创新嫁接到工业生产,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提升地方经济综合实力。而新型研发机构“背靠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发展”,打开了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大大释放了创新活力。

开拓创新

潜心超构材料新产业研发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重视技术研究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中间环节尤为重要。卢明辉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要致力于引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中国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增长。

“过去为什么成果转化比较困难,不是说我们缺少好的想法,是因为工业界和学术界有一定的脱节。”卢明辉认为,从基础研究成果到最后成果转化所需要的产品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一个缺口,而新型研发机构正是要解决这个缺口。

近年来,研究院借助南京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以创新的运作模式推动技术产业化,围绕增材制造、无损检测、隔音降噪、声学成像、生物医疗等核心产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孵化、项目投资管理、产业公共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五大创新平台。为摆脱传统研发机构的体制僵化、市场脱节严重等问题,研究院注册成立了“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采用市场化、专业化的企业运作模式,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

卢明辉认为,科技成果创新校企双方必须“走出去”,高校的基层研究队伍要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往后延伸;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以后要往前渗透,做技术成果孵化。“不要只是做市场、做商业、做渠道、做产品外观,那都不是技术创新。”

勇立潮头

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求

走在声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最前列,卢明辉及团队深刻认识到,声学作为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和众多领域深度交叉、相互交融、广泛影响,特别是在智能建筑、智能医学、装备制造等领域。声学基本原理的突破和技术进步将对这些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能够催生出万亿级的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

“只做研究远远不够,我们想通过研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卢明辉介绍,研究院现已自主研制声学超构材料、激光测振仪、声像仪等核心产品,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拥有知识产权50余项,可应用于高压设备放电故障检测、变电站噪声定位与监测、环境噪声分布检测、建筑隔声性能检测、道路噪声评估、汽车异响检测、发动机故障检测、管道气体泄漏检测、道路交通降噪、飞机降噪等。在减振降噪、无损检测、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成果已输出至华为、比亚迪、海康威视等国内知名企业。

“我觉得只有在做这些事情时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卢明辉说。